新刊 包樂史《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正體字版)

看得見的城市

包樂史《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

Visible Cities: Canton, Nagasaki, and Batavia and the Coming of the Americans
作者: 包樂史
原文作者:Leonard Blussé
譯者:賴鈺勻,彭昉
出版社:臺北: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2015/03/12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18世紀中國海外市場地位上升,從鴉片到茶葉,中國對全球消費品結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Leonard Blussé以跨國界視角,透過三個關鍵城市描繪出東亞經濟及文化的轉變史。廣州是外國商人在清帝國的號角港口。長崎成為德川時期日本的重要官方港口。而巴達維亞(即今印尼的雅加達)更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洋和中國海域的連接點,服務于荷蘭在亞洲的整個海上貿易。 全球化的變遷使得壟斷面臨挑戰,貿易通道在轉移,新的參加者不斷湧現。美國商船帶著他們的全速帆船進行著最有力的進入。隨著荷蘭控制的減弱,巴達維亞失去了首要地位,長崎不再繁榮,雖然廣州的地位還在凸顯,但新視野下的各種港口城市在配合海上貿易的網路協作中發揮著以往所沒有的作用。從新加坡 自由港口確立到香港,上海,橫濱等條約城市的興起,傳統的中國海洋貿易以及東亞與西方的聯繫已經永遠的改變。
 
目次
導讀
序言
第一章  三扇機會之窗
相對於卡爾維諾那座「看不見的城市」,本書將巴達維亞、廣州以及長崎稱為「看得見的城市」,因為沒有任何其他十八世紀的亞洲城市,比它們更頻繁地以圖像與文字被描繪。在這三個城市裡,東方與西方以極端不同卻又相似的方式相遇。
第二章  跨文化貿易的經營
在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的歷史進程中,由於中、日王朝的更迭以及歐洲人在亞洲海上貿易的擴張,中國海區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服務於洲際貿易的港口城市裡,我們可以看到區域與全球力量的互動與糾結。
第三章  聯繫分離之地
唯有聆聽居住或工作於這三個亞洲港口的人們的聲音,我們才能對這三個城市有所感受。這些中國人、日本人及荷蘭人,是如何見證他們居住於這些城市的時光?在有限的人生經驗裡,他們又如何反映出這些他們工作、生活於在這些港口中的「人們情況」?
原書注釋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包樂史 (Leonard Blussé)
  1946年生於荷蘭,早年曾到臺灣和日本進修,荷蘭萊頓大學博士。1977年起在萊頓大學歷史系任教,現為該系教授。他通曉英文、中文、日文、印尼文、荷蘭文和法、德多種歐洲語文。主要專長為東南亞史、東亞史、海外華僑史、印尼華人史、華僑貿易史及全球史。
  著作除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台灣檔案及巴達維亞華人公館檔案的編纂外,另有專書《公司和貿易:法國大革命之前的遠洋貿易公司論文集》、《奇怪的組合:荷蘭東印度公司控制時期的巴達維亞的中國移民、混血婦女和荷蘭人》、《歷史的朝聖者:與歐洲擴張史學者們的私人談話》等等。此外,譯為中文的有:《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1997)、《巴城公館檔案研究:十八世紀巴達維亞唐人社會》(2002)、《航向珠江:荷蘭人在華南(1600-2000)》(2004)、《苦澀的結合: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齣離婚戲劇》(2009)。其中,《苦澀的結合》曾獲荷蘭「金質貓頭鷹文學獎」(Golden Owl Award),並榮登荷蘭和德國書籍暢銷排行榜。

導讀 蔣竹山:請按此

試閱:請按此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7080 正體中文版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33575/ 簡體版
http://www.amazon.com/Visible-Cities-Nagasaki-Americans-Reischauer/dp/0674026144  英文版










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lemau60q3tp 的頭像
    kelemau60q3tp

    印刷電路

    kelemau60q3t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